福客AI-客服系统 - 用Golang和开源大模型重构客服成本逻辑
演示网站:gofly.v1kf.com我的微信:llike620
最近在折腾客服系统选型时,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:企业每年花在客服人力上的成本,居然能占到营收的15%-20%。这让我这个老码农坐不住了——用技术手段干掉重复劳动,不正是我们的专长吗?
于是带着团队折腾了三个月,终于把『唯一客服系统』的1.0版本跑通了。今天就跟各位同行聊聊,怎么用Golang+开源大模型,把企业客服成本砍掉80%。
一、传统客服系统的技术债
先说痛点。我们调研了市面上30多家企业的客服系统,发现三个通病: 1. Java老系统:Spring Boot+MySQL那套,动辄需要8核16G的服务器撑着,实时响应还总卡在Full GC 2. SaaS响应延迟:对接第三方API时,网络抖动能让平均响应时间突破3秒 3. 规则引擎僵化:关键词匹配的if-else能写上万行,新员工看代码直接崩溃
最要命的是,这些系统处理不了现代业务场景。比如用户问「我上周买的扫地机器人不吸猫毛能退货吗」,传统系统要么转人工,要么回复标准话术——体验极差。
二、我们的技术解法
1. Golang高性能底座
直接上数据: - 单容器(2核4G)压测QPS 3800+ - 长连接会话内存占用<50MB/100并发 - 协议转换层延迟<5ms
关键实现: go // 基于gin定制的路由组 v1.Group(“/chat”).Use( middleware.ConnPool(redisPool), middleware.LLMCache(lruCache), ).POST(“/stream”, handlers.StreamChat)
// 连接池化的gRPC客户端 type BackendClient struct { dify *grpc.ClientConn fastgpt *grpc.ClientConn bozhi *http2.Transport }
用sync.Pool复用JSON解析器,配合io.Writer劫持实现流式响应,比常规HTTP性能提升6倍。
2. 插件化LLM架构
系统核心创新点在于「模型无关设计」:
[用户输入] │ ▼ [意图识别模块] ←─┐ │ │ 加载不同模型适配器 ▼ │ [知识库检索] │ │ │ ▼ ▼ [扣子API/dify/FastGPT]
我们抽象了统一的ModelGateway接口: go type LLMAdapter interface { PreProcess(text string) []float32 PostProcess(output []byte) (string, error) StreamCallback(ch chan<- string) }
这意味着企业可以: - 前期用扣子API快速验证 - 中期对接私有化部署的FastGPT - 后期上微调后的千问大模型
3. 会话状态机引擎
客服场景最复杂的是会话状态管理。我们参考Finite State Machine实现了:
python
class CustomerState(Enum):
GREETING = auto()
PROBLEM_DESC = auto()
SOLUTION_OFFERED = auto()
PAYMENT_PENDING = auto()
通过上下文自动切换状态
def handle_message(state, msg): if state == GREETING and “退货” in msg: return PROBLEM_DESC elif state == PROBLEM_DESC: return query_knowledge_base(msg)
三、真实落地案例
某跨境电商接入我们系统后:
1. 机器人解决率从32%→78%
2. 平均响应时间从12s→1.4s
3. 服务器成本下降60%(从20台Java服务器→8台Go容器)
技术团队最惊喜的是知识库热更新功能——直接git push Markdown文件就能实时生效,再也不用半夜发版了。
四、给技术人的诚意
这个项目我们决定开源核心引擎(MIT协议),因为: 1. 真正的价值在业务场景实现,不在基础架构 2. 想建立开发者生态,一起优化LLM适配层 3. 企业级功能(如坐席监控、CRM对接)在商业版提供
代码已托管在GitHub(搜索「唯一客服系统」),欢迎来提PR。下篇会分享《如何用Wasm实现客服插件沙箱》,有兴趣的兄弟点个Star不迷路。
(注:系统支持Docker-Compose/K8s两种部署方式,5分钟快速启动,部署文档见项目Wiki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