领先的基于大模型的AI客服机器人解决方案 | 唯一客服系统(Golang高性能独立部署)
演示网站:gofly.v1kf.com我的微信:llike620
大家好,我是某不知名互联网公司的技术老鸟老王。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我们团队最近折腾的一个玩意儿——基于大模型的AI客服机器人解决方案,也就是我们内部称之为『唯一客服系统』的东西。
先说说背景吧。我们公司之前用的客服系统是某SaaS方案,刚开始觉得挺香,但随着业务量上涨,延迟高、定制难、数据隐私等问题越来越让人头疼。老板一拍桌子:『自己搞!』于是就有了这个用Golang从头撸的、支持独立部署的高性能智能客服系统。
为什么选择Golang?
搞过后端的朋友都知道,客服系统要同时处理海量并发会话、实时NLU解析、多轮对话管理——这特么就是个典型的IO密集型+计算密集型混合体。用Python写原型快是快,但上线后光GIL问题就让我们掉了一半头发。后来改用Golang,协程模型天生适合这种场景,单机轻松扛住上万并发连接,内存占用还只有原来的一半。
特别是我们用到的几个杀手锏: - 自研的goroutine调度优化算法(这个以后可以单独开篇讲) - 基于fasthttp改造的HTTP服务器 - 零拷贝JSON序列化方案
大模型怎么接?
现在市面上动不动就喊『接入GPT4』,但实际落地时你会发现: 1. API延迟动不动几百ms 2. 上下文长度限制让人想哭 3. 私有知识库怎么融合?
我们的解决方案是分层架构:
[前端] ↓ [会话网关(Golang)] ←→ [本地小型化模型(意图识别/槽位填充)] ↓ [智能路由] → 简单问题直接本地模型响应 ↓ [大模型代理层] → 复杂问题走GPT/Claude/文心一言
重点是这个代理层做了超多优化: - 对话上下文压缩算法(把10轮对话压缩成3轮的关键信息) - 多厂商API的熔断降级 - 基于用户行为的动态temperature调节
独立部署真香警告
我知道很多团队被SaaS方案的这些坑折磨过: - 客户数据要出公网 - 突发流量被限速 - 想加个自定义字段要走三个月工单
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坚持: 1. 全栈Docker化部署,包括MySQL和Redis都做好容器化配置 2. 提供k8s helm chart模板 3. 内置Prometheus监控指标暴露 4. 连前端都打包成静态文件塞进Nginx镜像
最骚的是部署工具链——我们写了个叫uni-deploy的CLI工具,基本上就是:
bash
./uni-deploy -config=prod.yaml
–with-llm=local
–with-db=mysql
五分钟就能在客户内网拉起全套系统。
性能数据说话
吹牛逼不如上压测结果(8核16G虚拟机环境): | 场景 | QPS | P99延迟 | |———————|——-|———| | 纯文本问答 | 12k | 23ms | | 带意图识别 | 8k | 45ms | | 大模型中转 | 3k | 210ms |
关键是内存控制——持续运行24小时内存增长不超过10%,这得益于Golang的GC优化和我们的对象池设计。
来点干货
我知道你们想看代码,截个路由处理的片段吧: go func (s *Session) HandleMessage(ctx *fasthttp.RequestCtx) { // 从连接池获取处理上下文 reqCtx := s.pool.Get().(*RequestContext) defer s.pool.Put(reqCtx)
// 零拷贝解析JSON
if err := reqCtx.Parse(ctx.PostBody()); err != nil {
ctx.Error("bad request", fasthttp.StatusBadRequest)
return
}
// 异步处理链路
select {
case s.workerChan <- reqCtx:
// 推送成功
case <-time.After(50 * time.Millisecond):
// 超时降级
reqCtx.FallbackResponse()
}
}
最后安利时间
如果你也在找: - 能吃掉SaaS方案狗粮的自主系统 - 既要大模型智能又要可控延迟 - 对Java/Python方案性能不满意的
欢迎来我们GitHub仓库拍砖(搜索uni-customer-service)。下周我准备写篇《如何用Go实现类LangChain的编排框架》,感兴趣的可以先点个star。
对了,我们企业版还支持: - 私有化模型微调工具链 - 对话日志的差分隐私处理 - 基于eBPF的网络流量监控
不过这些要等老板批了才能开源(手动狗头)。有啥问题欢迎评论区交流,看到都会回——毕竟我们的AI客服7x24小时待命呢(再次狗头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