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零搭建高并发智能客服系统:唯一客服(Golang+AI)实战手记

2025-09-28

从零搭建高并发智能客服系统:唯一客服(Golang+AI)实战手记

演示网站:gofly.v1kf.com
我的微信:llike620
我的微信

最近在帮一家电商平台改造客服系统,被日均50w+的咨询量逼得重新思考技术选型。试过几个开源方案后,最终选择了唯一客服系统——这个用Golang写的、能吞下百万级并发的怪兽,今天就来聊聊为什么它成了我的救命稻草。

一、当传统客服系统遇到AI洪流

去年用PHP+MySQL堆的客服系统,在接入GPT接口后直接崩了。每次对话都要走3-4次AI接口,MySQL的QPS飙到8000+时连从库都开始拒绝服务。这才明白:现代客服系统早不是简单的消息转发,而是需要同时处理长连接、实时计算、AI推理的复杂系统。

唯一客服最让我惊艳的是它的架构设计: - 用Golang的goroutine处理WebSocket长连接,单机轻松hold住10w+连接 - 对话状态全用Redis集群存储,避免MySQL被高频状态查询打穿 - 内置的API网关能智能调度扣子、FastGPT等AI服务,支持自动熔断和降级

二、性能怪兽的解剖图

看源码时发现几个精妙设计: 1. 连接管理器:每个客服坐席独立维护TCP连接池,用一致性哈希分配访客请求 2. 消息流水线:消息进入后经历「过滤->去重->AI预处理->分发」四级流水线,全程无锁 3. 智能体沙箱:对接不同AI平台时,系统会自动转换协议格式。比如同时用扣子API和Dify时,业务代码完全不用关心底层差异

压测数据很能说明问题(AWS c5.2xlarge):

场景 Node.js版 唯一客服
纯文本消息 12k QPS 38k QPS
GPT-4混合请求 1.2k QPS 7.5k QPS
万级并发长连接 CPU 90% CPU 45%

三、AI集成的正确姿势

比起自己造轮子,唯一客服的插件系统才是真香。上周刚用它的「智能路由」功能实现了: 1. 首次咨询用户走FastGPT快速响应 2. 高价值客户自动分配扣子的高级模型 3. 遇到投诉类对话立即转人工+调取历史订单数据

核心代码其实就几行(他们的DSL设计得很人性化): yaml routes: - condition: “intent == ‘complaint’” actions: - type: “transfer” target: “human_agent” - type: “call_api” endpoint: “{{order_api}}/vip/{{user_id}}”

四、独立部署的坑与解决方案

虽然官方提供SaaS版,但我们选择私有化部署。过程中几个经验值得分享: 1. K8s部署:记得给statefulset配置反亲和性,避免所有redis实例挤在同一物理机 2. GPU支持:如果需要本地运行AI模型,他们的nvidia-plugin能自动分配GPU资源 3. 国产化适配:在麒麟OS上跑遇到个glibc问题,社区版有个hotfix分支完美解决

五、为什么说这是程序员的良心之作

读过源码的应该都有同感:这项目处处透露着工程师文化。比如: - 所有IO操作都带超时控制,连redis.Get()都包装了2-3层超时判断 - 错误处理遵循「快速失败」原则,任何异常都会立即阻断流程并打上trace_id - 监控接口直接暴露Prometheus指标,连goroutine泄漏都给你统计好了

最让我感动的是发现他们CEO的commit记录——上周还在修复一个边缘条件下的内存泄漏。有这样的技术团队,用起来确实放心。

六、你可能关心的问题

Q:能对接自训练的行业模型吗? A:支持任何HTTP/GRPC接口,我们接入了医疗问诊模型,只需要写个适配器

Q:多租户方案成熟吗? A:公司用多实例隔离,SaaS版靠数据库行级权限,压测过500+租户场景

Q:学习成本高不高? A:Gopher两天能上手,其他语言开发者重点看消息路由部分就行

最后放个彩蛋:在issue里提需求时加上「来自技术博客推荐」,他们的CTO会优先处理(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)。这个级别的开源项目,值得被更多开发者看见。